close
最近收到很多陌生帳號來邀請加入飆股群組的訊息。
就想到這個
也想到遊戲驛站這個2021年應該會是財經界頭條的事件。
(這件事還在發展中,討論很多。還有很多專業的交易討論。
但覺得有這個當聖戰,有點怪。
不僅是對象有點怪
標的有點怪,
把股民當作意志一致的群體
也有點怪)
那會不會發生在台灣呢?
有人就想到了美德醫。
比較想了解的是,
一、面對這樣的事件,國外和台灣的監理單位會做出什麼措施?方式有何不同
二、像馬斯克這樣宛如投顧的喊盤發言,國外和台灣的監理單位會做出什麼措施?方式有何不同
三、美股回檔據說是對沖基金被尬賠錢,不得不賣股。
想到以前有些飆股崩盤時,同一批主力操作的個股也會一起回檔。
四、雖然有人認為這是不理性民粹與菁英法人的對決。
但是,為什麼法人有權把台積電的本益比,從12倍提高到40倍呢?這算是什麼樣的理性呢?
五、若是單純以股價論輸贏,又未免淪於賭博。
這些年來,基本上是從新聞和財報來決定買賣進出,單單要判斷是利多利空,利空出盡、利多出盡,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但總是有很多個股漲跌是和看不出所以然,
等到發現可能的原因時,股價都已經反應了。
也可能是投顧喊進的標的,新聞也沒在關注。之前也有嘗試關注一下投顧,但投顧實在太多了,標的和價格也是真真假假。
也可能發現就是社群炒股,但現在這類社團也是非常多了,老實說也沒那麼多心力去關注。
那麼,要靠什麼來決定買賣進出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