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理財文章時,最常看到的就是,
某某人因為投資破產/負債,後來因為修正了投資方式,賺了大錢。
重點來了,
都破產了,都欠錢了,就算修正了投資方式,投資本金從哪裡來?
一、質押借貸。(這個險要冒很大)
二、工作賺錢。
三、親友接濟。
第一點應該負擔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尤其理財文章介紹的人,還大多是有妻小的人,這個壓力就更大了。
而就算是第二點,錢也要賺得夠多,才能在支應債務和生活家用之後,還能有餘錢來投資。
至於第三點,除非是家族豐厚的本多終勝,不然壓力應該也是不小。
不妨反問自己,
是否願意承擔那麼大的心理壓力,
而且修正的方法是否能成功,還得打上一個問題。
如果是本多終勝,那本多之後,是否還需要靠投資來求勝?
---
以前有個朋友,他只愛念書,不愛工作,
一個研究所念了,又考上另一個研究所,
還打算考博士。
家裡的房產價值數千萬以上,
他自認生活需求低,買書是最大花用。
包含妻小一年4、50萬即可。
於是他向父親提議,
直接分產,他把分到財產拿去定存,
靠利息就可勉強支應開銷。
結果父親大怒,斷了金援,
逼得他只好去考國家考試,
因為很會念書,就考上了,
只是,
這樣,對他是件好事嗎?
他當初的提議,真的值得父親大怒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