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一連串蔡政府逼台新金賣彰銀股票的新聞,不禁覺得很感嘆。
即使不分藍綠媒體,都站在台新金這邊。
但不分藍綠政府,都展現了即使無理也有絕對的罷權。
而台新的法律戰打得辛苦,被譏笑是當初簽的合約不夠清楚,傻傻地相信政府,才出這個大包,股東嚴格來說是可追究責任。
但,連政府都不可信,你要信什麼。
也有外資認為,打不贏政府,就快快認賠出場。拖下去只會拖垮經營績效。
而台新也的確因為彰銀,一堆併購都被政府打回票。
資本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應該是和政府對抗,生殺大權卻在政府手上。
而彰銀在前幾年有一波漲勢,禿鷹和官股行庫大舉進場。
台新有機會可以小賠出場,但台新選擇了另一條路。請周邊人士也加碼來對抗。
結果政府選擇和禿鷹合作,讓禿鷹大賺一票出場。
又是一次政府無理的絕對罷權。但現在來看,台新的選擇是非常可檢討的。
等到台新真的想要拓展業務了,
軟化要賣股了,禿鷹早出場了,彰銀股價早已大不如前。
在商場上,理字不是絕對。很諷刺。也很現實。
和台新可對照的,是中信因應樂陞案,
外界都認為打法律戰,中信不會輸。
但面對自救會圍堵銀行,影響營運。
中信不但立馬拿股東的錢來賠,
而且還是要2億,賠5億…
當初真的覺得,中信拿股東權益開玩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