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高股息一直是台股的熱門話題,
但時常看到有人提到「股利政策無用論」,
基本上就是發放股利是左手換右手,無法提升公司價值。
公司應該把錢拿去做更有效的運用,除非找不到更有效的運用,才退錢給股東。巴菲特的波克夏也沒在發股利的啊…
發放高額現金,可能讓公司再投資變少。
有的公司發高額股利,再借錢發債去投資,本末倒置。
最近,
因為KY連環爆,
就算帳上現金很多,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於是,
很多人說,賺大錢高現金卻低股息的公司,可能有詭。
咦…怎麼知道他們不是拿賺的錢去做更有效的投資和運用了呢?(其實很多電子股在擴張期間,也是賺大錢卻低股利)
(當然啦,
萬一等到爆了的時候,才知道也來不及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