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7002585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網家有8成以上獲利,來自自營電商,當momo崛起時,網家卻花最多時間在做支付、跨境電商、跟蝦皮打仗,為什麼沒有積極回應momo呢?

詹宏志答(以下簡稱答):這好像是說我是個冥頑不靈的人,但那不是事實。

我不是不願意,我隨時在觀察新興的人的工作方法。目前,我學的對象是小公司較多,因為它們會開發某些我們沒有想到的東西。如果你要談momo,它不是一個好例子。

momo從電視購物時期營收就比我大,但,你要說網路交易額,它就無法跟我比,因為差很遠。(編按:指網家旗下電商處理交易額高於momo。)

momo的工作方法,就是咬住PChome不放,我們做什麼,它就做什麼。

它(指對手momo)說它營收的構成裡面80%、90%是電商,電視購物占很小一部分,這個我沒很相信。如果電視購物(營收)那麼小,它怎麼可能負擔三家電視台(的成本),這是第一個。第二個,momo這兩年快速成長,這成長率超過PChome。我當然很吃驚,我也很想知道這怎麼來的,它們做了什麼,我們沒有做到。

我去研究它的工作方法,沒有一個東西跟我不一樣。我再去找所有供貨商,我也看不出差異。

各位看一下這個數字可能會比較容易明白(指著桌上台哥大財務數據,台哥大是momo最大股東,合併營收有超過4成來自momo)。momo如果有很大的成長,台哥大也要有很大的成長,但是沒有,這個事沒有發生。台哥大的營業額一直往下降,momo營業額一路往上漲。最後兩個相加,沒什麼太大變化的。

我看到它的力量由來,它做了一個營業額的重分配。本來電信公司就有大量的採購,譬如說門號拿來bundle(綁)手機,然後做成方案再賣給消費者,但如果這個手機交給momo來採購,兩個都是你的營業額。

問:但momo的年報裡,台哥大關係人交易占營收一%不到?

答: momo來自於一個大集團,有台哥大,後面還有富邦,它有非常強大的力量。我跟董事講,不要羨慕人家,這個營業額我們沒有的,我只能用數量讓這個影響力變小。今天雙方營收差距是一百億,那會影響很大。但等到我們都做到兩千億,它的影響會變少。

台灣電商只有PChome做到,成立以來每一年都增長,momo也沒有做到。

砸30億圍堵蝦皮
這一仗,找出500萬社交平台賣家

問:所以,你沒去打momo,去打蝦皮,是因為蝦皮做了你沒做過的事?

答:我的態度是要打的,能不能贏是一回事,你總要把它打在一個位置上。

當時(蝦皮)對PChome沒有影響,對露天也沒有影響,它(指露天)只是停止成長。那兩邊打,那些冒出來的人(指新增的會員數)到底是誰?是原來不在市場上的人。

其實,社群交易已經很大,只是因為社群沒有交易機制,所以你不知道它有多大,不知道用Line在賣東西的人、用Facebook在賣東西的人有多少。

問:你的意思是,經過那一仗,其實你有成功的找出這一群人?

答:我們兩邊合起來,大概總共拿到了500萬人,這當然有重複的。

當年我在和雅虎的競爭經驗裡面,就看到這個例子,一開始我以為C2C (指拍賣)對於B2C(指自營電商)沒有影響,但等到它的C2C成熟的時候,這裡有這麼多人的聯繫,擁有足夠流量的人,雅虎又做(自營)電商,就壓迫到我。

當年,政大教授吳思華問我,雅虎拍賣占90%的市場,你怎麼能夠贏?我說我不知道,但因為這個事情影響到我的B2C,因為它在培養未來的消費者。所以我起碼要讓它付出代價,不能這麼輕鬆取得獲利。

問:這一仗阻絕的代價,讓商店街兩年總計虧損超過30億,約5.8個資本額,代價是否太重?

答:如果你倒過來看,蝦皮付的代價呢?蝦皮到現在為止每一季都差不多賠2億5千萬美元。我賠的錢,是它的九牛一毛。

做完這個事,我們也不能消滅蝦皮的,它的力道還在。可是它就不會變成壓倒性的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福也來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