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5-23 09:00:14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Future Market Insights指出,全球電動手工具市場年複合成長率為5%,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465億美元,其中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並為台灣主要出口國,而受惠美國經濟力道復甦、建築工程與居家修繕需求成長,錩泰(1541)、鑽全(1527)、巨庭(1539)等業者近年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然現階段貿易戰牽動供應鏈重新布局,錩泰、力山(1515)已獲客戶轉單,捷邦(1566)則因在兩岸三地與越南、馬來西亞皆有設廠,2019年電動工具訂單也看成長。

手工具主要應用於建築工程、居家修繕與汽車維修,其中,動力手工具、尤其是電動工具因使用效率與便利性持續提升,近年市場規模也持續放大,而美國整體手工具需求與房地產市場呈正相關。

美國房市復甦 手工具廠跟著吃香

 
  (資料來源:Stock-ai)

2014、2015年美國新屋開工數回到了百萬戶以上的水準,加上美元對台幣一路由29元往32、33元走,台灣收美元為主的手工具業者當時都有不錯的獲利表現。
 
 
 (資料來源:Stock-ai)

2017、2018年新屋開工數成長趨緩,加上台幣走升,手工具業者獲利也受到擠壓,不過美國房屋庫存量仍低,加上2019年可望不再升息,整體房市仍維持平穩秩序。

貿易戰轉單浮現 但也有挑戰
 

動力手工具業者

公司

主要產品

手工具客戶

力山(1515)

圓鋸機、切割機、線鋸機等

Stanley Black & DeckerLowe’s(通路商)TTI

錩泰(1541)

圓鋸機線鋸機等

Stanley Black & DeckerLowe’s(通路商)

巨庭(1539)

落地型鉋木機圓鋸機、雕刻機等

Stanley Black & DeckerSawStopGeneral

捷邦(1566)

電動工具齒輪箱

Stanley Black & DeckerBoschMakita

鑽全(1527)

釘槍、車用氣動工具、自行車零件

Stanley Black & DeckerTTIMakitaHitachiHomedepot(通路商)

力肯(1570)

釘槍、車用氣動工具等

SencoBoschMakita

 (整理、製圖:鄭盈芷/MoneyDJ)

中美貿易戰開打,手工具陸續被列入第一波500億美元與第二波2000億美元的關稅清單,手工具產業也出現了轉單效應。

力山近幾年營收大爆發主要來自健身器材貢獻,不過力山也是國內少數具規模、且在兩岸都有設廠的電動手工具大廠,據了解,力山2018年下半年已接獲國際大廠新品轉單,該客戶有一新品原先預計下到中國生產,但受關稅影響,緊急將訂單交由力山台灣廠負責。

力山大陸廠雖受貿易戰波及,不過台灣則將擴大資本支出,力山2019年可望接到該客戶更多款產品,力山也大幅調整廠房設置,電動手工具產線由2條擴充至6條,並規劃導入自動雷射切割與焊接手臂等設備,預計2019年整體資本支出將達6億元,較2018年2.5億元大幅提升。

該客戶潛在訂單成長空間不小,不過報價相當嚴格,國內有能力承接的業者並不多,這對力山也是不小的挑戰,力山期望透過產線升級、進一步提升產量規模,以及將關鍵零件拉回台灣自製,調整電動手工具業務體質。

錩泰2019年除了獲得通路客戶加單,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大客戶為分散風險,已將部分訂單由中國轉至墨西哥供應鏈,而墨西哥供應鏈原先承接的訂單則轉交由錩泰生產。

捷邦則是2018年就已將部分電動工具齒輪箱移至馬來西亞廠生產,並且持續分散客戶與產品,目前最大客戶為德國Bosch,而經過兩年半的認證,捷邦東莞廠也順利承接Bosch的ABS齒輪箱訂單,另外捷邦在新竹與桃園都有設廠,也是國內少數具規模的粉末冶金廠,公司目前也考慮增加在台灣投資。

品牌廠分散供應鏈 台廠強化垂直整合能力 
 

國際知名動力手工具品牌

廠商

旗下動力手工具主要品牌

 

Stanley Black & Decker

(SWK.US)

StanleyBlack&Decker BostischDewaltPorter-CableCraftman

全球最大動力手工具廠,在大陸蘇州深圳皆有設廠,墨西哥也有供應鏈,透過收購東隆五金取得菲律賓廠

Bosch

BOSCHSkil

歐洲最大動力手工具品牌,主要生產基地在匈牙利,已在馬來西亞設廠

Makita(6586.JP)

Makita

全球前三大電動手工具廠,在大陸昆山建立第二生產基地,近年已在泰國設廠

TTI(0669.HK)

MilwaukeeAEGRyobi

動力手工具領導品牌之一,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大陸,在北美也有設廠

 (整理製圖:鄭盈芷/MoneyDJ)

隨著中國大陸土地、人力成本大漲,品牌廠都已著手進行供應鏈分散,而受美國25%關稅衝擊,國內手工具業者指出,除非是非常低端的手工具產品,否則在大陸生產幾乎已無競爭力,不過有些原材料像是塑膠件、鋼珠、或是主軸類的產品,大陸供應鏈還是很強,短期來看,客戶有可能會維持部分零件在大陸生產,後段加工與組裝則拉到其他地方,以降低大陸製造比重;而中長期來看,台灣業者若要提升接單競爭力,則必須進一步提升關鍵零件的自製率,做到上下游垂直整合。

據了解,目前也有不只一家業者考慮申請台商回台投資方案。

手工具廠Q1營運靚 台幣貶值助Q2獲利增溫
 

營運績效表

公司

Q1營收/年增率

Q1 EPS/年增率

附註

力山(1515)

20.44億元/101.4%

4.56/5700%

Q1 EPS創高

錩泰(1541)

9.12億元/26.1%

0.57/1040%

Q1營收創同期高

巨庭(1539)

6.42億元/-13.6%

0.65/209.5%

 

捷邦(1566)

14.33億元/11.1%

0.36/620%

Q1營收創高

鑽全(1527)

9.21億元/1.01%

1.74/轉盈

Q1 EPS -0.18

力肯(1570)

1.25億元/-7.4%

0.18/-5.3%

 

(整理製圖:鄭盈芷/MoneyDJ)

手工具廠受惠台幣貶值與原料行情回檔,Q1毛利率與獲利大多有不錯的改善,力山則因處分大陸舊廠利益挹注,Q1 EPS創高;隨著近期台幣急貶至31.5元,手工具廠Q2毛利率都有機會持續改善,業外匯兌收益也有可期,而Q3則將進入產業旺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福也來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