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5-22 11:46:01 記者 趙慶翔 報導

中美貿易戰在近期變得更加風聲鶴唳,不管是關稅增加,或者美國企業對於華為的各式抵抗,都再再顯示出中美之間似乎並沒有緩解的態勢。而台灣晶片設計廠商許多是華為的上游供應商,事發至此,究竟目前的影響有多大呢?未來若事件再加劇,可能的影響又是甚麼呢?都是未來值得持續追蹤的議題。

台廠手機晶片切華為 目前影響不大

華為布局的事業體廣泛,包含手機、伺服器、網通相關產品,先從台廠晶片廠涉入程度較高的手機來看,華為近年來在手機的市佔率顯得相當有野心,也繳出不錯的表現,像是去年P20,到今年P30都是市場所矚目的焦點機種,而台灣也有不少手機晶片廠商,切入華為手機供應鏈。

像是與中國面板廠合作密切的驅動晶片廠商聯詠(3034),受到市場對於全螢幕需求日益提升下,手機螢幕越來越大,邊框空間縮小下,整合驅動晶片與觸控晶片(TDDI)的需求也就提升,帶動聯詠從去年下半年起至今TDDI產品出貨旺,連帶也打入不少華為旗艦機種。但法人預估,聯詠營收規模大,且產品線多元,客戶分散,對於單一客戶依賴度不高,後續可持續觀察影響性。

至於同業敦泰(3545)與華為手機合作許久,去年首季營收甚至有接近2成是華為所貢獻,但後續敦泰本身遇到產能緊縮的問題後,出貨量節節下滑,至今華為約佔公司營收1~2%。公司認為,與華為合作的機種多為內銷市場,因此影響不大。

除此之外,矽創(8016)今年首度以感測晶片(Sensor)出貨華為機種,原先看好華為將對公司今年營運注入動能,但目前受到貿易戰影響下,後續與該客戶合作的進度顯得相對不明朗。公司說明,華為是剛切入的客戶,對於首季營收佔比不到1%,影響不大。

不少業內人士樂觀看待華為與美國之間的角力,由於台灣晶片設計廠商多策略分散風險,因此對於中國品牌手機多有涉獵,因此除了華為之外,OPPO、VIVO等相對在此事件下,對於市場的野心也就更為積極,盼對台廠有截長補短的作用。

華為野心大,備庫存迎戰美國?

從晶片廠商與華為的開發流程來看,受到華為手機的主晶片與周邊晶片需要相配合,因此多數是在華為開發新機時,就會在上市前兩個月下單,再接著投片、生產、出貨,且多為客製化方案,若市場銷量優於華為預期量,才會進一步再次下單投片。另外一種模式來說,晶片廠與模組廠或面板廠緊密配合,開發技術,因此台廠是透過模組廠或面板廠打入華為機種,下單的時間點又會再拉長一些。

目前也有許多市場傳言,儘管貿易戰打得激烈,但華為早已備了不少庫存,足以因應接下來7個月到1年的市場需求量。但有不少人打臉此說法,認為晶片當中不少為客製化產品,零件與機種之間的配合度緊密,能否全透過備庫存的方式,因應市場全部需求,有待後續釐清。

從實務面來看,長期與華為配合的業內人士也坦言,華為比起其他手機品牌更大膽,「每次他給的預測出貨量,都一定會全部拿,不太會有Miss(錯估)的情況,儘管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把貨出完,反正對我來說貨已經出了,營收也已經認了。」

射頻晶片得利? 盼中國標案進度順

除了手機之外,再從WiFi領域來看,以射頻晶片(RF IC)為例,目前市場以Skyworks、Qorvo、Avago等美商把持,三者相加市佔率超過七成,同時也供貨給包含華為在內等中方企業。業內人士坦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華為與美國之間的動作頻頻,華為也明白對於美國晶片的依賴度仍高,因此策略布局也有所調整,以降低依靠度。

WiFi產品中,多分為通路與標案兩種形式,而通路的量較小,因此外界持續期待中國標案能否轉用更多台廠產品,法人認為,華為過去拿到的份額就較其他中國廠商多,因此台廠若能把握機會切入標案市場,可增加不小營運動能。像是法人期待,台灣少數射頻晶片廠商立積(4968)、網通晶片大廠瑞昱(2379)等都有機會獲得轉單。

法人說明,射頻晶片的轉用,要從新產品與改版產品當中切入,加上WiFi產品並非標準品,仍須依照不同機種進行Design-in,需要1~2個月的開發時程,轉單效應最快也要等下半年才會在業績上有明顯貢獻。

惟法人提醒,中國標案時間進度較受制於政府態度與政策決定,因此後續可持續關注華為的拉貨動向與中國標案的進度,預期下半年將較為明朗。

成也華為,敗也華為?

華為對於自製晶片的野心大,手機主晶片麒麟的效能始終讓外界眼睛一亮,帶動整體手機市場銷量的提升,也讓台灣供應鏈有了更大的市場,連帶帶動營運表現。若貿易戰持續加劇,對於台廠而言,能否透過其他中國品牌手機廠補足部分訂單,截長補短,這也考驗著台廠業務的靈活度。

但全球半導體產業仍以美國掌握話語權,因此儘管華為積極發展自有晶片,或者分散風險,但目前為止對於美國廠商晶片的依賴度仍高,未來若美國真的要封殺華為,傷害可再加劇。

業內人士分析,晶片設計當中特別重要的還是EDA工具、矽智財,而目前皆以美國廠商把持,像是Cadence、Synopsys等,因此若接下來美國禁了相關美國廠商對於華為的供應,才是重擊中國半導體。

原先預期今年半導體產業可能勉強持穩去年成績,現在又再添變數了,下半年到底能不能像原先預期的一樣,走入傳統旺季,真的帶旺供應鏈呢?加上川普明年尋求連任,面對中國的態度與任何決策都不光是經濟考量,更添政治色彩,這也讓外界對於貿易戰接下來該如何動作,顯得更是霧裡看花。但可以預期的是,對於中國近年來尋求提升晶片自給率,或多或少更加速政府對於半導體的投入,台灣廠商能否在產業當中找到自身利基,才能在動盪的時局中站穩腳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福也來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