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提到F-再生時,

說也許公司派講的都是真的…(也許啦…也許啦…),只是晚了好幾個月講…,

是想可能是市場可能變化太快(可能啦…可能啦…)

前例就是…,綠能…

不過,綠能可是曾經因為主動發布利空,而獲得媒體大力讚賞的…

當時,綠能的股價也很強就是…

 

 

但沒想到,原本說要賺15元,變成賠3元…,股價自然也回不去了…

公司派說,沒想到市場變化這麼快…

而綠能在利空發布前,籌碼不尋常的變化,

也讓人覺得怪怪的…

後來爆出了經理人在利空發布前賣股的事 (但籌碼異常的事,好像就沒了…)

 

 

綠能算是很快就發布公司營運狀況了,

(而且大同集團不斷砸錢力挺綠能…)

 

但仍然還存在著資訊落差,可以給特定人上下齊手,

那些拖很多個月才解釋公司的呢?

監理單位有辦法針對此點改善嗎?

 

而綠能的另一個點,是公司的財測大失準,

在那個年代,老闆愛談獲利,談到後來,變成敢談就得發財測,然後不少老闆就不爽了…

 

但,

規定出來了,有用嗎?

只要不是老闆談的獲利,什麼獲利預測的新聞仍照刊不誤…,然後公司再發個聲明說不是公司說的就好了

(有公司推一個新產品,就預測從虧損直奔賺10元…)

監管單位有什麼辦法可管嗎?

 

但不管老闆的話再怎麼說,

外部投資人要想的是,不管老闆說對說錯,買股票用的可都是自己的錢…,賠的,也是自己的錢…

 

買股高風險,還要被課四層稅

齊頭式課稅,所得愈低,相對稅率愈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來福也來富 的頭像
    來福也來富

    狗屎or黃金

    來福也來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