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則新聞,引發不同的反應,

一是網路成癮和自殺的關係

二是限制上網時數是否為可行/好/有效的方法

 

不禁就想到Joel Bakan寫的「被出賣的童年」Childhood Under Siege: How Big Business Targets Children

內容大致是

一、食品業者、遊戲廠商、甚至到藥廠,都用盡方法對兒童及青少年不斷進攻 (因其判斷力不足)

二、垃圾食品帶來肥胖問題,並增加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暴力與色情的(電玩遊戲)內容,讓孩子上癮,再從他們身上營利。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社交。甚至產生霸凌、性早熟等問題

三、嬰幼兒用品有毒、(過動症、躁鬱症、自閉症)藥品的濫用。

以上都是商人為了圖利,損害了下一代

 

書中也提及了爭議的一面(反方常質疑的地方)

一、消費者(孩童)是否是商人可操控的

二、虛擬世界和實際生活是否是相關的…(如暴力)

 

接著是

一、立法常常是落後於商人的腦筋的

二、什麼樣的法才能對下一代有保障

三、立法是個雙方的角力戰 (涉及龐大金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來福也來富 的頭像
    來福也來富

    狗屎or黃金

    來福也來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